1416工作面高效出煤的同时进行矸石回填,既提升了矿井产能,又解决了矸石外排的难题。
该充填工作面于2024年5月投产,工作面长度为120米,回采长度为990米,煤层平均厚度为4.8米。投产至今,已圆满完成年度生产指标30万吨的产量任务和50万吨的矸石处理任务。亭南煤业在原生产经验基础上,大胆开展技术革新、系统分析、优化设计。
在工作面设计初期,他们充分考虑制约因素,将1416工作面回采高度,由3.8米提高到4.4米,资源回采率提高10%,循环充填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1.5小时,月度回采进度由20米提升至60米。
生产效率提高后,又该如何提升矸石充填率?
亭南煤业通过优化充填工艺,创新实施1人放矸、2人捣实的劳动组织,作业流程方面,探索出3次放矸、3次捣实、1次洒水的“331”充填工作法,确保捣实期间充填矸石的胶结性,保证工程质量。
生产过程中的矸石运输速度也是影响充填效率的重要因素。为提升矸石运输效率,亭南煤业将运矸皮带配套使用的22千瓦电机更换为30千瓦电机,在提高运矸效率的同时,也延长了皮带机的使用寿命。其次,通过延长机尾卸载架长度,实现了机尾由每循环缩短一次调整为每天缩短一次,减少了无效作业时间,矸石运输量由100吨每小时提高至230吨每小时。
充填工作面的开采不仅体现在绿色环保方面,在灾害治理方面也能实现矸石的资源化利用。
相较于传统回采工作面,充填工作面顶板控制得更好,矿压显现不明显,经过回采充填的工作面能够把弱冲区域变成无冲区域。亭南煤业1416工作面回采至今,工作面涌水和瓦斯突然涌出情况均未发生,采空区经过充填捣实,顶板煤层不冒落,也消除了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风险,真正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。(胡樊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